我们常说“祝你心想事成”,可是从“心想”到“事成”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那取决于一个人的想法。
     为什么很多人会心想事不成,而又有很多人却可以心想事成呢?一个人心想事成的达成率有多高,就代表这个人的才能有多好。比如说,如果他想十件事情,这十件事情都可以如期完成,代表这个人的才能是百分之百;如果这个人想十件事情却只有六件事情可以达到,那代表这个人的才干是百分之六十,那么至少还及格;可是有没有人想十件事情却一件也没有完成的呢?
     有些人主动去上一些潜能开发的课程,这些课程会教你如何心想事成。他们的教法通常是:要求你把梦想的概念图像化。比如我梦想买一栋别墅或一辆奔驰汽车,这个课程会教你说说,必须把这个别墅或奔驰汽车的款式的照片剪下来,贴在你的床头板上或是门板窗户上,除了图像化以外,还要把它数字化,也就是说,我要在哪年哪月哪日以前赚到了多少数量的钱买到这栋别墅,然后你每天对着这个数字不断地念。我看到有很多朋友家里贴满了这种图,可是我认真地去看一下上面标示的日期,发现这个日期都已经过了N年了,却还没有一个达到的。
     你说,他们教的方法不对吗?其实某些观念是对的,要你把梦想数字化,图像具体化的这个观念是对的,但这些课程并没有告诉你从“心想”到“事成”这个距离当中到底有没有障碍,如果有障碍,你怎么可以心想事成呢?所以,并不是你的图像不够明确,也不是你的目标不够数字化,而是你心灵的障碍没有被清除掉,那当然心想事不成了。
     现在我们就来好好探讨一下,会障碍一个人的心灵、让他心想事不成的有哪些障碍点。
     第一个阻碍点是很多人会有太多的负面想法。有的人想,这事我一定会成功,可是马上一个念头出来说,现在这么不景气,人家都做不好,我凭什么做得好呢?一个日本物理学家,他用量子检测仪来检测人的身体状态的时候观测到一个很趣的现象:当一个人下了决定说,这个事我一定会成功,他的身体马上聚集了很多的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会形成动力跟能量推动他朝成功的目标去;但如果这个人想,现在这样不景气,大家都做不成功,我凭什么做得好?当这样一个负面想法出来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刚刚聚集的那些原子核一下子都溃散掉了,就在一念之间而已。你看,结果很显然是:我们的负面想法会让你心想事不成。
     有个朋友对我说,老师,我现在要筹划一个事业,这个计划如果做成功的话我可以赚5000万甚至1个亿,但如果失败了负债的话,我可能要跟银行借款500万。然后,计划进行不到一年,他回来跟我报告说,真的很准,以前算好的,真的亏了500万,我真的跟银行借了500万来还债。我说,你心想事成了!因为你已经把计划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已经让事业成为那个状态了,然后,你就朝失败的目标去前进,那不就心想事成了吗?所以负面的想法会让你朝负面的状态去呈现。你既然规划一个事业,为什么要规划好失败的准备呢?代表你已经有失败的想法了,那你能不能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我没有退路了,只准成功!当你有这种胸襟跟观念的时候,你的事业才能成功,否则你已经为失败做好了准备,那你就准备失败!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所以说,负面的想法是一个障碍点,会障碍你没办法成功。
     第二个障碍是来自于内心的恐惧。一个人如果内心有恐惧的话,他做任何事情都会害怕,害怕什么?害怕面对,害怕面对这个事情,害怕承担责任,害怕面对别人。造成他心灵恐惧的第一因素是什么?是来自于这个人过去有重大的失落,比如亲人往生是一种失落,事业失败是一种失落,婚姻失败是失落,或者家里火烧掉了也是一种失落,当一个人有过重大失落的时候,他势必会害怕再度失落,所以就会紧紧抓住周边的人事物,在他周边的人当然会受不了。如果这个人当老板的话,他底下的员工会很辛苦,因为这个老板会不信任员工,一天到晚盯着他们,上班打个盹也盯着,而员工也会待不下去;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太太,她也会不信任她的先生,会不断地追踪先生,先生也会因此而产生外遇;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妈妈,她会对孩子掐得死死的,不准孩子做这个,不准孩子吃那个,不准孩子吹冷气……这个孩子也会感到窒息,常常气喘咳嗽。
     造成心灵恐惧的另一个成因是,这个人过去做了不该做的行为,可能是做了某些越轨的行为,或者某些他不敢让人知道的行为。那过去有这些行为的人,当然害怕别人知道他所做的事情。各位,我们要了解一个观念,当我做了不该做的行为,当然就害怕别人知道,我不敢被别人知道也就无法面对别人,这就形成了佛家所讲的“业障”。这个业就是障碍着我往前迈进的一个点,它让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没办法展开来,让我的钱一直进不来。所以,业障并不是主宰者或神明丢给你的,而是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形成的障碍才叫业障。
     从这个观点我们很清楚看到,如果你过去有一些不当的行为,就会形成心灵的负担。比如,我过去偷过别人的钱,那么被我偷钱的人也不晓得,全天下也没有人知道我偷过他的钱,那么只有谁知道这件事呢?我自己!既然我知道,当然就形成了我心灵的负荷了。这样的负荷利用量子物理学的原理可以检测出这样一个现象:在你的心灵里面形成了一种次原子,也就是质子的结构,这个质子结构是有质量的、带电的,也就是说你过去的所作所为它是带电的、让你有负荷了,心灵一旦有了负荷而没办法释放掉的时候,人就会不断地背着这个业生活,情况当然就每况愈下,身体也毛病百出,事业也状况百出。
     第三个阻碍点是缺乏行动力。有人说,我想了一个很伟大的计划,这个计划很完美,我也没有任何的负面想法,可是他从来没有去行动,他梦想一堆,但从来没有付诸行动,从来没有去完成它,所以他的想法永远没办法成真,缺乏行动力同样会让一个人心想事不成。就像刚才说的“晚上全是招,白天没半招”,这种人晚上是伟大的思想家,白天是一条虫,因为什么都没有做,要做的时候就找尽各种理由,因为时机不对啦、因为资金不够啦、因为人和人不对啦……很多的理由来障碍自己。从心灵的角度来解读这些行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存在着这么多的因素在障碍着我们的心灵。
     其实,心想事成很简单,重点是看这些障碍你能不能拿掉,也就是刚才讲的这三种障碍:一个是负面的想法,一个是心灵的恐惧,一个是缺乏行动力。这些业障真的能够清除掉的话,心想到事成这个距离你可以决定要多快就有多快,你可以决定事情一个月完成,也可以决定一天给他完成,时间是你自己决定的,完成的目标也是你自己创造的。刚才我们解读过了,会让你心灵恐惧的除了来自于这些失落跟过去的行为以外,我们的负面想法也是其中之一,了解这些观点之后,你就要去检视自己的心灵有没有这些因子存在,如果有,我们会建议你好好的面对自己,好好的内观自己:到底我过去怎么了?我在害怕什么?
     而我们的深层沟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引导你去内观、去回溯过去你的所作所为,内观你自己心灵的恐惧点。心灵的恐惧就如同般若心经所讲的:心无挂碍就无有恐怖,无有恐怖就远离颠倒梦想。所以,你有恐惧,颠倒梦想,代表你心里有挂碍:你心里有挂碍,代表你过去做了一些不该做的行为没有表露出来,没有去面对和忏悔,而这些行为就会包附在你心里,形在心灵的负担。
     当你在求在做祈祷的时候,你的目的是什么?最常见的就是求财富、求事业、求健康、求婚姻,甚至有人告诉我他求国泰民安,或者有人说求智慧,这些看起来都是正向的。你在求财富的时候,当下你的想法是什么,缺钱!没错,缺钱你才会求财富;你在求事业的时候,当下的想法是什么,事业不顺利,还没有做成功;你在求健康的时候,当下的想法什么,有病不健康,希望赶快恢复;求国泰民安的时候,当下的想法是什么,这个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很乱,一直有党政、政争的问题;求智慧,你当下的想法是什么,无明、愚痴、老是想不开。
     我们再来检视一下,你的情绪会是怎么样的,就是你的心灵状态是怎么样的呢?当你缺钱的时候情绪会怎么样,很焦虑、很紧张、很害怕;当你事业不成功,一直不顺利的时候你的心灵状态会怎么样,很沮丧、很忧心;你在求健康的时候,你的观念是有病的,那如果你病魔缠身,老是要看医生、打针吃药,你的情绪会如何,很低落、很沮丧;求国泰民安,如果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一直动荡不安,一直有人在抗争,你的情绪会如何,绝望、没有希望;求智慧的时候,你是无明的、愚蠢的,没有智慧的,你的情绪会怎样,很悲哀、很焦虑。我们看刚刚的字眼,都是恐惧、焦虑、忧心、悲伤、失望、绝望、担忧。
     如果我用一个匮乏的心来求财富,求事业,那求得到的都将是匮乏、贫穷、困顿的。我没有看过一个带着匮乏的心去求财富求事业会成功的人,为什么?因为他的本质是匮乏的,所以很多人求事业求财富的时候他内心是匮乏的,他没有看到这个点,然后用匮乏的心去求这些正面的东西,所以感召而来的都会是负面的东西。 
     你的心灵状态是富足的话,你自然是可以给予别人。当我可以布施一块钱给别人的时候代表我是富足的,因为我拿得出来。有的人会说,我真的连一块钱没有,叫我怎么布施?可是你有没有看到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能不能看到自己拥有无上的智慧,能不能看到自己拥有去帮助别人的能力,如果你能够看到这些越多,就代表你拥有越多;你不断地看到你不足的、匮乏的、困顿的,你当然越来越穷,越来越匮乏,那财富怎么会跟着你呢?
     所以,你的心灵状态是什么,所吸引来的生活状态就是什么,这个观点很重要。
     由这个观点来看,其实你并不用要求,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心灵状态。当心灵状态改变了,万事万物都跟着你而来。
     不管你诅咒别人,还是慈爱别人,意念越强烈越好,三个月后,你也许就会见到令你吃惊的结果。
    你也可以进行下面的试验:  
    每天反省自己,睡前自省:今天有几个重点事项,对事项1,我在待人接物上哪些是做得好的,好,继续发扬吧;哪些是没做到位的,调整策略把功夫下在关键点上,更好应对,接下来会做得更好。对于事项2、3也是如是自省;明天一定会更好。
    清晨自省,今天几个重点事项我会如何如何才可以做得更好,努力作为,今天一定会更好。
    就是碰到困难了,也要这样积极想、积极作为,三个月后一定更会感觉到自己更顺心如意了。

(作者:陈正华 人才经营管理专家、心境领导力创始人、上海韬人特创始人、浙江财经大学MBA教授,www.talent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