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圣贤治世,皆以民为本,即使宗教也是如此。西方人信奉上帝,东方人信奉佛祖,但是“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教义都是相通的。一个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超越国家,超越民族,超越政治,超越时代,超越意识形态的。一个受尊敬的企业,一个能长存于世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具有超物质利益的核心价值观的组织,一定是一个讲信任,讲商誉,讲道德的组织,而不是一个只知道赚钱的机器。企业追求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企业生存的理由。企业就像一棵大树,这棵树能长多高,取决于它的根扎有多深。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树根,核心竞争力是树干,而结的果实才是最终产品。没有发达的根部吸收水分和营养,再大的树也会很快枯萎。三鹿奶粉,秦池酒,三株口服液,南京冠生园等著名品牌的消失就是例子。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认为最重要最值得追求的目标,是他们判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软实力。凡存在于世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有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只是它们的核心价值观各不一样,所以有的组织能长存于世,而有的则昙花一现。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就能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梁山好汉之所以能打胜仗,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替天行道”,“杀富济贫”,李逵误以为宋江欺占民女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砍倒忠义堂前绣有“替天行道”四个大字的杏黄旗,这是他对梁山的核心价值观极度失望的极端反应。资本主义能推翻皇帝专制,是因为他们所信奉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深得人心。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1863年,林肯总统在一个两分钟的著名演説中阐述了这一价值观的精髓,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些核心价值观是阳光、积极的。
 
  唐太宗李世民座前谏官魏征以“过分认真”而传芳千古,其曾奏请太宗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视根为树木之源,视泉为水流之源。现实中,政治家视民心为执政之源,艺术家视生活为创作之源,百姓视金钱为万恶之源,生物学家视水为生命之源,等等。或可说:万物皆有源。那对企业来说,何为其生命之源呢?最典型的有以下几种见仁见智的论点:
  一是认为“人才”是企业生命之源。电影《天下无贼》有句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珍贵是人才呀! ”但国有典故叫“身在曹营心在汉”,说是徐庶“吃着曹操的饭,想着刘备的事”,故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之说。徐庶虽大才,却无益曹营,故以“人才”或“人员”论企业生命之源者,似欠周全。
  二是认为“创新”是企业生命之源。话说“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有生命力”,但创新靠什么呢?创新肯定靠人才,此就回到了第一个问题上。
  三是认为“文化”是企业生命之源。文化是什么?“一个人的习惯叫性格,十个人的习惯叫风气,一百个人的习惯就叫文化”。文化只是人员的一种行为自觉,而缺乏人员行为自觉的企业文化必将“永远在路上”。只要提到人员,又会回到第一个问题上。
  四是认为“诚信”是企业生命之源。司马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企业诚信很重要,但企业诚信最终靠谁来兑现?企业的诚信最终都要靠人员来兑现,提到人员就会再次回到第一个问题上。
  五是认为“质量”是企业生命之源。低劣的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必将导致企业衰亡,但以高成本维持的高质量也会导致企业衰亡,而压缩成本一靠技术、二靠人。而且,提高质量的技术或是压缩成本的技术关键靠什么呢?还是靠人才,此又回到第一个问题上。
  以上五种论点虽难解企业生命之源,但都有一条线贯串其中:人。也就是说,企业生命之源肯定与人有关,那是不是说人就是企业生命之源呢?答案是否定的。为解此疑,不妨回到第一个问题上,看看徐庶身上到底缺乏什么特质才会无益于曹营。其实,只要能正常思维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徐庶身上所缺的东西——积极性。人员只要有积极性,无论是谈人才,或是谈创新,或是谈文化,或是谈诚信,或是谈质量,都无需多谈。相反,人员若无积极性,谈什么都是“纸上谈兵”“对牛弹琴”。人员积极性的实践表现只有一个字:勤。比如,勤志、勤学、勤思、勤钻、勤精、勤事、勤干、勤俭,等等。人有“勤”字当头,何事不可为呢?反之,人无“勤”字作首,贤人也会变成闲人,既为闲人,可以为何事呢?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是企业生命之源。此道理虽为常人知晓,但时下能深明其义者,或似门可罗雀。至于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处不作深论,但可循于韩非子所言:“凡治天下必因人情”“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韩非子所言的“人情”,即为趋利避害的人性。企业管理的要义,就是要激活趋利避害的人性,使人在亦趋亦避中好好工作。企业管理就是激发人性、解放生产力。哪如何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呢?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如何能保持制度的活力呢?需要有维系制度生命活力的灵魂。制度的灵魂就是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阳光、积极的核心价值观激发员工,保持企业机体的生生不息。
   阳光、积极的核心价值观才是企业长存于世的生命之源。如:坚持、努力、创新、感恩、专注、至诚等等阳光、积极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培育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使企业拥有生命之源。阳光、积极的核心价值观尽量简单,因为多了就不是核心了;还要讲故事,简单、真实、有阳光、能激发积极性的故事,让这些故事广为人知,并成为自己的行为典范,员工行为符合者正面激励,不符合者负向制止并及时调适,慢慢地、润物细无声地成为员工们的行为习惯。

(作者:陈正华 人才经营管理专家、心境领导力创始人、上海韬人特创始人、浙江财经大学MBA教授,www.talent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