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英雄?各有各的说法,历史上曹操的英雄论很有见地,我们就来看看曹操是如何论英雄的。
《三国演义》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曹操提出了他著名的英雄论:“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我们试着来解释何为英雄,英雄者,1.胸怀大志,能被人称为英雄的人,必须有远大的理想(不是简单的赚钱豪房豪车美女等个人欲望之类的梦想)。 2.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首先要见多识广,学富五车,碰见很多大问题都能有解决方案。(宇宙之机)比如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军师门凭借着天文知识预测外来几天,刮风还是下雨。 3.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做英雄的人,(都有)胸怀宽大的志向,心中有(成为英雄基础的)良好的策略,又有学富五车、包罗万象的知识,还得有能够发挥天地(民心)力量的人。

曹操所指的“英雄”非一般的英雄,乃是当世之大英豪——超级成功者,而够得上他说的超级成功者却只需要两个条件——大志和良谋,并且“大志”处于首要地位。由此可见,在曹操看来,大志是成为英雄最根本的要素。这一论断是否正确?还是让我们来看看种种事实吧。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古往今来的英雄、伟人身上,就可发现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胸怀大志。这种大志往往在他们年幼时就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被曹操称作当世英雄的刘备,家境贫寒,本是个卖草鞋的。幼时,他家附近有棵大桑树,远望好像皇帝车上的伞盖一般。刘备时常和小朋友在树下嬉戏,不时地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坐这种‘羽葆盖车’显威风。” 幼小的刘备便怀有近乎狂想似的大志,这种大志,使他由一个卖草鞋的最终登上了蜀汉皇帝的宝座。
刘备的首席大谋士诸葛亮,当他还很年轻时,并且还是一个躬耕于南阳的“山野村夫”时,与朋友们畅谈志向,竟也“自比管仲乐毅”。
总结一下曹操的英雄论:不仅提出了胸怀大志,而且还要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的知识,能识民心用民心顺民心成就大志宏图。

(作者:陈正华 人才经营管理专家、心境领导力创始人、上海韬人特创始人、浙江财经大学MBA教授,www.talent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