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真可大师:
夫《心经》一书,乃世出世间圣贤豪杰之神术也。是以得其旨者,御大千而王天下,如黠童牧羊,鞭策指挥之间,靡不得其所者也。
究其关键,则“照见五蕴皆空”一句,又此经之心焉。
般若总部,其名有八,文则六百余卷,惟此经又六百卷雄文之关键也。此经之关键,又“照见五蕴皆空”一句是矣。“照见五蕴皆空”,又本乎色心二法,色心二法又本乎瞥起一念;瞥起一念,又本乎真心。
印光法师在《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心经浅解序》中说到:
此经略约心法,以明佛法众生法。文仅二百六十字,而十法界因果事理,无不毕具。以约摄博,了无遗义。若约而言之,则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二句,复为全经枢钮。再约而言之,只一照字,便可法法圆彰,法法圆泯,彰泯俱寂,一真彻露,观自在菩萨先得我心,我等可不随学乎。诚可谓如来之心印,大藏之纲宗,九法界之指南,大般若之关键,义不可思议,功德亦不可思议。故古今受持读诵者,遍于宇中,著述宏扬者,多难胜数也。然理虽甚深,词须逗机,否则契理而不契机矣。
 
 
“照见五蕴皆空”,如果要修行般若,达到最后究竟的结果,就必需把五蕴照空了,而且要见到它。“五蕴”又名五阴,隐藏在我们身心上,平常见不到。在八苦里,有一种苦叫做五阴炽盛苦,因为见不到五阴的起伏,所以时时刻刻弄得我们精神恍惚。我们必须看清五蕴,照得住五阴。“照”就是使它不动,不动才能看得见;动的话,我们就看不见。“照见”二字换一个名词就是“观”,观照的观。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观照,并非用眼睛看,而是用心观,用心想。五蕴为色、受、想、行、识,于教相来讲,就是:“合识”、“开心”。“色”法为一个,受、想、行、识,都是心法。换句话说,我们人生的生死轮回,是身与心这二个在作怪。我们的身体得来不易,这是前世修来的,但是我们说了不算,自己作不了主,故“阎王要人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你说死也不行,不死也不行,命运安排著我们。命运怎么来的?是由业力来的。修善、作恶都是造业,所以有善业、恶业。恶业使我们往下降,善业使我们往上升,这是“业”的力量,不是“愿”的力量。吾人说愿生西方净土中,那是愿力。造了业,不来世间也不行,业牵著我们走。念佛则往生西方,不去也不行。作了坏事,牵著往地狱,不去也不行。
 
因为有业的力量,所以自然有命运的安排。俗语说:命该如此,何年何时辰生,不能变,已是固定。人生的事,错综复杂,因此一般人常常找人算命,我认为没有必要算命。命的后边还有运。命运——运是运转,命则是固定的,虽是固定的,我可把它操之在我,我可以运转它。请注意这“运”字,它的意思就是方便、运转。譬如我们做好事,就可以把“运”转过来,做坏事也会把“运”转过来。其关键所在,端看我们怎么去运用,怎么以运转命。“命由业定,业由心生,心念决定人的日常行为,再通过身心营造的自家环境气场,进一步熏陶自心。人在关键时刻,如果能彻底改变内心,在心里树立一个令人心仪神往的美好理想与信仰,发心越纯粹、专注,越容易将内心的无限力量释放出来,转化成巨大的能量,既改变人的日常行为,也能转变身边的环境气场,个人与家庭命运随之发生翻天覆地改变。”,一定要懂得这个程序,如果不懂,就无法“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始终隐藏在身里面,色法包括我们的身体,故宅子说:“吾之大患,为吾有身。”因为有身才会受苦,如果没有身就不会受苦。但是大家要了解,身体是虚幻的、不实在的,而且是最不坚固的,五脏六腑之中一个有毛病,就会影响周遭,随便碰碰这身体就会破碎,要用假相、幻化,把它给空掉,四大皆空。人命无常,光阴不饶人。我自己平常在想:过去的不想,让它过去吧!未来的不想,要想也想不到。过去的如一场梦,或者奸梦,或者坏梦。未来的事,如空中的云,变化多端,要算也算不到。“现在”必须随缘,但是不可昧因果。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时,对菩萨自己来讲是断除一切烦恼,对众生来讲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
菩萨是以闻、思、修而证得五蕴皆空的境界,一切智显现而得解脱;以根本智产生的力量,以无量法门帮助众生,使众生得解脱,这是道种智的功能;能尽知诸法自度度他,是一切种智。
苦乐的分别,主要在各人的心念。心清净,事事清净;心不清净,处处苦恼。“心净则国土净”,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陈正华 人才经营管理专家、心境领导力创始人、上海韬人特创始人、浙江财经大学MBA教授,www.talent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