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3.ifengimg.com/cmpp/2016/11/29/07/cddf620e-10e6-482d-bd60-f2722831eecd_size37_w300_h212.jpg
 
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工资最高时,企业成本最低。许多企业只考虑会计成本,没有考虑到机会成本,没有考虑到人的成本。结果企业利润持续走低,员工流失率持续走高。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老板愿意花钱,但是他们所花的钱并没有真实的体现在企业用工上,而是把钱分给了哪些与企业有裙带关系的人员。更有的企业管理层拉小集团,把原本可以大家共同分配的奖励只给予少数人,典型的赏罚不明。做企业如同做人,一碗水端不平的人,永远也不会把企业管理好。当企业内部存在阶级矛盾时,企业不解决内部矛盾,还妄想发展赚钱那是痴人说梦。企业利益分配不公平,还妄想企业员工按照您所要求的方式工作,那是不可能的。最终结果是:你所讲的每一次话大家都记不住,你要求做的每一件事,大家都在应付,企业的经营走下坡路!
 
真实的经营状况需要改变,就必须从老板开始,当你认为你所雇佣的人只是为了来拿工资的时候,您就错了。因为有的人其实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而你给他的只是一份工资,你从没把他当兄弟,他只是一个雇员,结果就是:他只干属于工作份内的事情,超出了工作以外的事情基本甩手不干,更或者工作都是在应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是因为老板错估了一个员工的价值,觉得他只值这点儿钱,每月也就只发这点儿钱,导致了员工工作没有积极性,然后也就只干份内的那点儿事情。假定一个员工的潜力是100%,你付给了她30%的薪水,她干了超越薪水20%的工作,哪么剩下的50%根本没有激发出来。因为薪酬体系的不合理,导致了一个员工有100%的才华,只使了50%。现实往往是这样的:企业招聘不到能力强的人。因为他们即便招聘到了,却用不起这样的员工,付不起这份薪酬,结果只能招平庸者,用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办法经营企业。
 
还有一些小农意识比较重的企业主,觉得多发工资自己就亏了,更或者“某人只值这点钱”,用狭隘的观点去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结果被评价的员工就真的“只值这点钱”也“只干这点事”,长此以往上进心没有,积极性没有,把现在的工作当成了跳板,随时想着起跳。
 
有的企业喜欢雇佣一个人干二个人或者三个人的工作,但是又舍不得多出钱,结果这个岗位上的人员流动性相当大,工作没有延续性,新旧员工交替时无工作交接,或者根本不知道要交接什么,因为大家都是刚来又走。企业无形中自己损失了资源,最后失去了市场和销量。
 
那些不赚钱的企业,或者亏损的企业,往往都是不把员工当人看的企业,员工虽然身在企业里上着班,但是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都在诅咒着公司,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工资不高,事情还多,各种加班无休无止,领导脾气坏,结果员工比领导脾气还坏,被骂了没地方撒气,然后就摔砸劳动工具,恶意为公司造成经营损失,典型的工资少发一百,恶意让公司损失一千,如此这般公司怎能不亏?
 
工资最高时,企业成本最低。工资发到位了,不需要你逼着员工加班,员工会自己主动加班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即便老板告诉所有人18:00后不允许有人在公司加班,员工也会义无反顾的把工作带回家完成,且不找你要一分加班工资。如果把每一个中层都培养成为一个小老板,配车、配房子只要你在企业干满多少年房子和车都是你的,试想一下:许多人挣钱是为了什么?买房买车,当你提前帮他解决需求,每月还发着他工资,你觉得他还会想跳槽,想离开吗?为了自己的地位不受到排挤享受房子和车子的中层,必定全力以赶,拼命完成业绩,不需要你监督,不需要你提醒,到了季节的节点,到了营销周期,他们会主动策划并展开营销活动,根不不需要任何人通知和提醒,因为他们觉得该干了,就开始干了,而且干的很开心。
 
招聘一个能力强的人做三个人的工作,假定一个人每月需要5000元的工资,三个需要15000元,能力强的人给他10000元肯定比三个人干的还好;企业为什么不聘用能力强的人呢?根据年报,华为2015年工资、薪金、福利、离职后计划的总开支接近1008亿元,加上净利润369亿元(绝大部分分红+股票升值给员工),华为花在员工身上的成本将达到1377亿元。这也意味着,17万员工的人均年收入超过80万元。在华为,年入500万元的有千余人,年薪百万的超1万人。只要提及华为,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工资高,效率高,压力大。当然,更多的人对他的工资高印象是最深的,这也是为何在行业内华为走在最前面的原因,因为他在与其它企业同时起跑阶段采取了大部分企业都无法做到的,即,高薪。要知道,在多少人看来,高薪就意味着在缩减利润啊!而华为却将高薪看作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投资,而非成本,正是因为此举,华为在技术型人才争夺战中以相对优势跑在了最前边。
 
“工资最高的时候成本最低”这句话隐藏着一个前提,那就是除去工资之外的其他成本相对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其他成本包括采购费用、维修费用、物流费用、销售费用等。下面就分析一下为什么工资最高成本最低利润最高。
  一.吸引优秀人才,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高工资对企业来说未必是最大的成本支出,但对员工来说是最大的收入,也是求职者最先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正因为高工资很容易吸引到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容易实现企业的高效率和高效益,相对来说,高效率高效益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二.员工流失率降低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如果一个企业能保持行业、地区的高工资水平,不仅是解决员工饭碗的基本问题,而且是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幸福保障,相信员工会有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成就感,员工会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不会轻易跳槽或辞职,这样就保证了企业正常的工作,不会因为员工的离职带来误工成本的损失。员工流失率低,企业就减少了招聘次数,这样就降低了招聘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新员工的培训成本。误工成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降低,就能提高利润。
  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面对一方面高工资的诱惑,另一方面失去工作的威胁,员工很清楚“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道理,会更加珍惜这份充满竞争的工作机会,因此会努力工作大干快上,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正是由于高工资的正面刺激,凝聚了团队精神,使得员工精神焕发,激情迸发,其潜能得以释放,全心全意干好本职工作,不仅是工作量超前提高,而且质量大幅提高,残次品也大幅降低,这样效率提高了质量提高了,生产成本就降低了,也就使得利润提高了。
  四.减少管理成本,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因为高工资,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了员工的自律性,如此员工不仅能自够觉遵纪守法,而且会自觉按照工作计划、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等出色地完成任务,这样就能减少管理人员和管理费用,降低了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的降低也能提高利润。
  五.额外成本减少,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工资高了,人心齐了,责任心强了,“跑冒滴漏”少了,员工“以企业为家,爱企业如家”的观念提高了,如此,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流失、损耗和维修降低,电费、水费、办公费等费用减少 ,产品、材料、设备等被盗损失减少,火灾、水灾等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等等一切,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额外成本损失,提高了利润。
 
“工资最高的时候成本最低”值得老板们好好思考,高工资可能带来高利润,低工资可能带来低利润,而且高工资使企业对员工、对社会、对政府有更多的话语权,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竞争优势!高工资不是增加成本减少利润的唯一因素,如果企业老板一味压低工资,恐怕是舍本逐末,捡了芝麻丢了南瓜!因此对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老板来说,以高工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企业做强做大做久的上上之策!
 
对企业的薪酬策略,我们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看企业的发展阶段,初创期的企业往往没有品牌优势,而采取相对于外部具有竞争力的薪资政策对企业吸引人才和品牌建设非常关键。而如果是稳定状大阶段的企业,从品牌上己经足以让员工产生荣誉感,在薪酬政策方面采取高于行业内平均水平也比较合理。
二、看企业所处的行业,处在较新行业,或者是覆盖率较低的行业,或者是知识型人才密集的行业,应该采取相对于外部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政策。
三、看企业内部职位体系。企业相对较高的职位或者核心的职位,薪资政策应保持同行业具有竞争实力,而对于一般性职位,与同行业持平或者略高都是可取的,操作得当,还可以保证企业健康合理的人才流动,吸纳新鲜“血液”。
四、看职位的性质。对于市场稀缺性职种,比如高级营销人员,专业金融人才,高级研发工程师等,凡是市场供不应求的职种,易采取具有竞争性的薪酬政策。
最后关于薪酬的一点建议,企业应在薪酬政策制定时将奖金运用到位,多用奖金少用基本工资来提高对企业规避法律法规风险以及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非常有力。
(作者:陈正华 人才经营管理专家、心境领导力创始人、上海韬人特创始人、浙江财经大学MBA教授,www.talent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