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隋后周”三个短命皇朝奠定了帝国大历史
文/陈正华  人才经营管理专家
 
 
  说起中国历史,大家首先可能就要说汉朝、唐朝、宋朝,这三个朝代历时悠久,汉朝四百年,唐朝二百九十年,两宋三百二十年,从政治经济上确实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但你们知道吗?帝国大历史的奠定者并不是这些帝国,而是三家短命的王朝:秦隋后周。
 
  一、秦朝,“郡县制”奠定了帝国的基本国体。
  秦朝总共只有十五年,干了两届,但上的全是硬菜,统一就不说了,秦始皇搞的修长城、开灵渠、车同轨、书同文,千里驰道等等,使中国成为一个全方位的整体。
这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郡县制!(详见下图1)
“秦隋后周”三个短命王朝打造了中国历史
图1:秦朝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的基本国体
 
  春秋战国,天下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有一千多个国家,战国也有几十个,一分裂自然就有冲突,一冲突就是你打我我打你。而秦朝实行郡县制,天下只有一个中央,中原没有小王国。从体制上将中国塑造为不可分的一体。
  后来的汉朝基本搞的就是秦朝这一套。汉朝的一切,秦朝都铺好了路。长城修了,驰道通了,灵渠开了,制度定下了。在郡县制上,汉朝还想开倒车,刘邦要分封天下,最后有人反对,就搞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半分封半郡县制,造成七国之乱,把孙子汉景帝坑得够呛,后来汉武帝走回到郡县制的正道上来。
 
  二、隋朝,“科举制”奠定了帝国的人才选拔机制。
跟秦朝惊人的相似,隋朝不过四十来年,也是二届政府,一代隋文帝杨坚,二代隋炀帝杨广。干的全是硬活,什么统一中国,结束动乱,政治上三省六部,基础设施里的大运河。最重要的一点是科举制。(详见下图2)
“秦隋后周”三个短命王朝打造了中国历史
图2: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欲于“不拘一格育人才”,平民百姓也有机会考入官府衙门
 
  以前选官制度叫察举制,就是上面来人察一下,看到不错的就推举一下。那都察谁啊?肯定是察自己家亲戚,要么就是有钱的,没关系没钱的谁察你?所以,隋以前全是世家大族,袁绍家就是四世三公,上层建筑全被这些大家族给承包了,这样一来,社会就没有流动性,是典型的关系导向型社会,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被关系束缚。
  而搞了这个科举,大家凭本事考,大门阀就没办法垄断了。
  唐朝照搬了隋朝的一切,成就了盛世。李世民还天天发朋友圈,笑话杨广,开隋朝的批判会,说杨广夺位。这就是江湖规矩,占了便宜的往往要再猛踩一脚。不过没关系,反正他们是亲戚,互黑很正常。
 
  三、后周,“重文抑武”奠定了“政治中立”的法则。
秦朝隋朝大家都熟了,这个后周是什么呢?大家知道,唐朝完蛋之后,不是马上接着宋朝,唐宋之间有一个七八十年的动荡期,叫五代十国。就是前前后后换了五代,四周还十个割据王国,这个后周就是五代最后一个朝代。(详见下图3)
“秦隋后周”三个短命王朝打造了中国历史
图3:“得中原者得天下”,后周文化和后周文官政治奠定了“政治中立”的法则
 
那后周又做了什么贡献呢?
要说这个,就必须了解宋朝有什么特色,跟汉唐相比,宋朝一大特色就是文人王朝,文人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武将的地位下降。
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这也是武将交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可事实上,武官地位下降从后周起就开始搞了。
五代时期,武人当政,重武轻文。在这种环境下,文臣在官场中的生存空间极为狭小。此期间虽然是武人掌握政权,但是政府的文书运行、财赋管理、刑事鞫断等文职事务仍然离不开文臣。因而,具备专业化“吏能”者显然更为习熟、更有优势,他们事实上便成为了官僚行政的主要承担者。
后周的柴世宗柴荣一上位,就整治军队,处决临阵逃脱的将领七十人,这在五代是十分罕见的,五代是一个有枪就是王的时代,没人能敢一下子处决这么多武将。后来,柴世宗又把文官安排进枢密院,这个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这意味着文人开始执掌兵权。
五代入宋,由“乱”到“治”,社会政治活动的重点不再是以武力打江山,而是转变为巩固统治以及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文臣的责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作为武臣的附庸,而是转变为社会治理的主角。由此,国家用人策略由“重武”转变为“重文”。宋太祖鉴于马上可以得天下,而不能马上治天下的教训,亦为防止藩镇割据以及五代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的悲剧重演,因而大力提倡文治,推崇儒学,欲让武臣读书,使其学会为治之道。在重文轻武的文治政策推行之下,读书人更容易做官了,社会也开始逐步为更多人所认可,积极促成了士大夫由“吏能型”转向“文治型”。
  宋朝建立后,基本上就是按照后周搭好的这个架子在走。所以,赵匡胤被认为是代周建宋。
宋不是打烂一个旧世界,然后建立一个新世界,它只是按照后周的框架继续建设罢了。
 
 
四、最后一个问题,既然这三个短命王朝搞的都是实在玩意,为啥他们完蛋了呢?
这是因为搞改革是有风险的,是要得罪人的,是要动大手术的。这一动,难免就有牵扯到一些利益,会引发动荡,而当他们搞过之后,世人已经被打过预防针了,自然都容易接受一些。后来者又可以吸取一些教训,进行微调。这个在商业上也能找到例子,比如苹果手机现在很成功,但它其实不是最早的触摸屏手机,最早的是摩托罗拉的。
所以,中国的历史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先来一个大胆创新的短命皇朝,紧接着就是一个继承性微创新的大帝国。
 
(作者:陈正华 人才经营管理专家、心境领导力创始人、上海韬人特创始人、浙江财经大学MBA教授,www.talent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