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企业薪酬结构之一斑可知企业发展之全豹
文/陈正华

工作的本质上是公司用报酬交易员工的劳动成果,但不同公司是有不同的薪酬结构。其实从公司的薪酬结构变化中,就可以窥见公司目前的发展趋势。
一朋友前阵子向我抱怨,他所在的公司突然宣布工资延迟1个月发放,便要准备跳槽。他说,从这一变动,就能看出公司发展状况已然不太好,所以要未雨绸缪,以防更多变故。
结果在他跳槽后的第三个月,他之前所在公司就开始了大批量裁员。
朋友就是从这种细微的变化中感知到了公司的变化,提前做好了准备,才没有落入骤然被裁的境地。

一、看公司的薪酬结构应注意哪些点?
1、工资的发放时间
员工的月工资发放需要在现金流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各部门考勤核算,各级管理者进行审批等一系列流程以后才得以实现。
而工资的发放时间就是公司完成这些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如果能在月初就发放上个月的工资,就证明企业决策效率高,财务流程规范,现金流稳健,经营业绩好。
而这些方面则侧面表明公司管理系统合理,管理层分工得当,且非常看重员工。
因为有的老板之所以把工资推后一个月发(即第三个月发第一个月的工资,而且是第三个月的最后一天发工资),其实是为了防备有人突然离职,用薪资威胁员工,降低员工流失率,实际是对员工的不信任,或者是公司经营乏力而导致现金流短缺。
2、绩效工资的计算方式
为了激励员工好好工作,绝大部分的公司都引入绩效制度。
绩效是一种管理学概念,是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而公司再把这个客观影响和工资挂钩,形成绩效工资。
而绩效的考核方式则多种多样。合适的绩效考核方式对公司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每一位员工确定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自己的职业发展,企业领导根据员工所贡献的业绩进行评估,能加深对员工的了解,方便推进公司业务。
如果薪酬结构中无绩效工资或者有绩效工资但无绩效考核之实,则往往能说明这家公司管理基础很差。
3、福利带来的隐形薪酬
其实在说到薪酬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忽略一部分,那就是企业福利。
企业福利就是企业给员工提供的用以改善其本人和家庭生活质量的,各种补充性报酬和服务。福利本质上就是一种补充性报酬,如工作餐、宿命、过节费、培训费、旅游费、带薪假等。
企业福利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和归属感,间接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如何从薪酬结构判断公司的发展趋势?
1、工资稳定性体现公司抗风险能力
小明毕业以后进入了一家创业公司,刚加入的时候是公司的发展期,扩大招聘,提高待遇。但1年后,市场饱和,公司业务大幅度减少。工资越发越晚,甚至开始只发一部分。
后来遇到疫情,3个月都没有发工资,最后通知小明,公司基本面临破产,无法给再继续聘用大家。
工资迟发一般表明公司资金链不稳定,特别是突然迟发和拖欠则说明公司现金流已经出现问题,用员工工资来维持现金流。
而现金流的状态直接体现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在疫情期间,西贝的董事长就曾宣布公司现金流仅能维持企业正常运行3个月,如果3个月以后疫情再无好转,企业将面临破产。
2、绩效合理性体现公司上升趋势
有些老板认为做绩效会把企业做死掉。实际这种认知是非常无知和无能。那些找不到重点或者颠倒轻重的绩效方式真会把企业做死。有一企业做绩效,除了业绩,还以卫生作为部门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并为此从各个部门抽调出一定的人员,成立了“卫生检查小组”,每周不定期抽查,每月考核一次,并且把检查结果和部门的月度奖金相挂钩。
到最后,之前业绩排名靠前的部门,却因为卫生状况不佳,最终的考核成绩综合排名却成了垫底,大幅度的扣了绩效工资,使得员工对于考核失去了激情。公司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而且员工离职率升高。
公司想保持旺盛活力,需要有科学的严谨的绩效管理制度,才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不然就会像这家公司一样,不仅没有出现激励效果,反而影响公司正常运行。
像阿里、华为等知名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绩效管理方式,并且在根据公司目前需要不断进行改进,以保证公司稳步前进。绩效管理方式越合理,公司动力越强,发展也是随之成正比。
3、福利比重体现企业文化
员工的幸福感会因为企业准备的贴心福利点燃并且可能成倍扩大。企业对于福利种类的选择也可以体现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展示公司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员工会对公司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归属感。而归属感正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第三阶层的需求。
该情绪可以衍生出更多美好的情绪,例如荣耀感,认同感等等,进而更加高效的为公司工作,并且认同自己的行为,提供更多工作驱动力,形成正循环。
 
学会从薪酬结构了解企业发展,我们才能未雨绸缪,做出最有利于自己职场道路的选择。我们身处职场,一定要往前看,不仅要看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还要看公司可能陷入的困境。我们要多留意已经出现的征兆,早一点发现问题,早一点逃离或及时改善,或许我们就能少受损失。不然等公司大势已去,身在其中的职场人必定受到诸多波及。

(陈正华 战略领航、人才致胜,上海韬人特创始人CEO、浙江财经大学MBA教授,www.talent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