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绩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文/陈正华  上海韬人特创始人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三季度已经过去,第四季度可以说是年度目标实现的冲刺,因此,需要每一位员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如何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绩效,通过自我绩效诊断,可以很好地帮助员工分析和发现自身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绩效,实现年度目标。
那么绩效究竟是什么,哪些因素决定了自身绩效呢,以下公式供参考:
绩效
=行动结果
=本人(能力X 动力)X上级领导(领导力)/SMART目标
=本人(能力 X 意愿 X 工作习惯X 内驱力)X上级领导(领导力)/清晰的目标
高绩效=受支持的行动/清晰的目标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用于分析自身绩效存在的问题:
目标是否清晰,理解是否到位
 “我的任务目标到底是什么?”,由于自身目标不明确,部分员工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很茫然,不清楚自己具体的工作任务目标,或对自己实际的工作目标理解错误。目标的不明确会造成工作时间和精力的严重浪费,甚至会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员工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任务目标是什么,通过何种途径才能最好最快的完成任务目标。员工除了要明晰自己的工作目标,还必须了解整个部门,乃至企业的战略目标,因为当你对整体目标有很好的把握时,将有助于找到合适的实现个人绩效目标的方法。
知识是否充裕,能力是否充足
在个人绩效目标明晰之后,员工必须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剖析。“新目标的实现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完成?我具有什么样的知识与能力?哪些知识、能力是当下还欠缺的?”这都是员工在确定绩效目标之后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自身已经具备的知识、能力,员工要将其很好的运用到将来的工作中。对于欠缺的知识、能力,员工必须寻找提升的途径,及时补充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意愿是否足够,心态是否端正
对于喜欢的工作,员工往往能很好的完成;而对于不喜欢的工作,很多员工的执行力却大打折扣。在工作中遇到不喜欢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时,员工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没有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可以完全按员工的意愿来设计,即使是老板的工作任务。而困难往往是自己能力提升的机会,我若持有学习的态度来迎接困难和挑战,必然收获甚多。”
工作习惯上是否存在缺陷
鞋中的一粒沙若不尽快倒掉,将会影响路人前行的速度,阻碍其到达终点。工作中的坏习惯就好比鞋中的那粒沙,也许看似微不足道,但是日积月累将磨破我们“工作的双脚”,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所以员工要养成时刻检讨自己工作方式的习惯,发现自己哪些工作习惯是有缺陷的,如何改正?及时改正。
与领导沟通是否不及时到位
员工绩效目标从确定到实现都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在工作中,员工要时时保持和领导的有效沟通。对于工作中遇到的疑问,要及时和领导沟通确认,明确工作的方向;在遇到困难而自身没法解决时,要及时向领导反应现状,请求领导给予指导和帮助,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员工而言,需要对自身绩效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发现问题后,不断去找出解决阻碍自身绩效表现的关键因素,并且想法设法进行改进,这样才能确保个人绩效的提高,从而保证年度目标的有力达成。
(作者:陈正华 人才经营管理专家、心境领导力创始人、上海韬人特创始人、浙江财经大学MBA教授,www.talent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