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观点

现场直击丨陈正华:工业互联网 赋能台州制造

现场直击丨陈正华:工业互联网 赋能台州制造
云现场 | 黄宝燕
2020.07.21 16:43
612

此次大赛主要围绕疫情防控和新材料、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生物医药七大领域展开。活动紧紧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培育发展新动能,重点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着力构建中小微企业交流展示、产融对接、项目孵化的一站式平台,发掘和培育一批优秀项目和团队,争取有更多的“台州好项目”入围全国奖项,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快培育为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为台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以下为上海韬人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陈正华先生在本次大赛上的精彩主题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各位好,辛苦了一天,一天下来我们还是很有感受的,在PPT演讲之前,我想跟大家说一下,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风投关于对项目成功率的评估?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风投说,投项目就像赌博一样,赌博的成功率可能有20%-30%,但是投项目的成功率只有5%左右。我的意思是说,不管这次大家能否晋级,大家回去以后还是要好好做项目,因为这只是一个比赛。这一天下来,我感觉24个项目大部分都是很好的。

   我们来看看关于《工业互联网赋能台州制造》,接到这个主题,我只有一天的时间准备,正好去年我应台州市经信局的邀请,对整个台州,至少跑了100家1亿以上的规上企业,我非常有感受。另外,市经信局曾经邀请我对台州上市公司做过研究,去年我对台州市50家A股上市公司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所以我们今天的分享是基于我去年对50家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以及跑了100多家规上企业的考评(来进行)。

   我本人主要做战略和人才管理方面的咨询顾问,目前在台州服务了100多家,深入的服务至少有二三十家,找我服务的主要都是几个亿、十几亿这样的公司,当然创业型的也有,有一家跟了我五年,从零开始做,现在做了7000万,今年冲1亿应该没问题。

   大家都在学华为的生产力指标,我们为什么要讲1998年?1998年华为引进了管理咨询,当时说花了20亿,后来整个项目做下来花了40亿。2003年的时候,它的营收在317亿,人数是2万多人,人均产值144万。大家不要小看144万,其实在台州企业里是很少的。

   到去年,华为的人均产值是334万,这是极高的人均产值。台州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当时我花了3天2夜的时间把这个数据统计出来,查年报,我以80万作为中位值,其中60万以下的占28%,60-80万占34%,80-100万占18%,100万以上的占20%。也就是说,台州制造业里的佼佼者,人均产值在80万以下的占60%多。第二个指标,净利润。假设10%作为中位值,5%以下加上5%-10%的,加起来是64%,这个利率水平是不高的。炒股的人都知道,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他推荐ROE这个指标。巴菲特推荐的ROE,基本是要求20%以上。我们以15%作为一个中位值,这个中位值在15%以下的,加起来是86%。按照巴菲特的看法,实际上我们的上市公司的质量是不高的,因为上市公司大部分也是制造业。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台州制造整体来说经营水平是偏低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的成长空间也是巨大的,但是一直找不到,或者说找不出比较有效的出路到底在哪里。现在机会来了,工业互联网是个机会。

   第一个是文化部分。刚刚说的是台州50家好的公司。我们再看看经信局让我跑的100多家企业,这里面含2000万以上的,以及1亿以上的,也不少,有什么问题?基本上文化,大家谈的都是皮毛,把老板的名字一拎出来,一说都是企业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有三要素:愿景、使命、价值观。有几家企业真的提出了愿景、使命、价值观。大家注意,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一定是从老板的成长历程,从公司的成长历程去一步一步提炼出来的,而不是说这个老板名字里有个“森”,企业文化就是“三木成森”。如果你没有愿景,你的终极目标在哪里?你肯定不情况。如果你的使命都搞不清楚,服务的对象都不一定清楚,企业很有可能做着做着就做迷糊了。

   第二个是战略。我们谈下来,其实很多企业的老板是有战略思考的,但是没有战略管理。大家注意,战略思考只是说你对这个行业趋势,你对产品和团队有思考,但是没有战略管理。具体表现在哪里?很少有企业能拿得出来接下来的一年。比如2020年年度的关键任务要做哪些?一个企业不会有太多,可能就十个左右,但是拿不出来,这样会导致企业的关键部门这个月认为这两三个是重要的,下个月又做别的,做着做着扎不下根去,企业的战略思考是有的,但是战略管理没有,年度目标都没有,更不要谈月度分解。

   第三个是人才管理。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让我看到它的晋升、绩效、薪酬,这三方面科学的制度规则很少看到,你的队伍怎么能带得起来?

   第四个是组织建设。组织管理几乎没有,没有流程,没有数据的积累。我们现在说“工业互联网”,需要数据,如果没有数据,或者数据很少,你去谈管理,管理基本就是在空转,转不起来,你的信息化差距很远。

   第五个是省钱的事情很重视。刚刚我们一位选手也在说,你跟他说10万,他问你9万卖不卖?对于省钱的东西很重视,但是对于能够增加附加价值的,比如营销、研发,这块的投入不够多。我国关于研发费用的投入,其实在2000年前,我们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不到2%,现在慢慢多起来了,营销的费用,顶多也就2%,大部分是支付销售人员工资的,在市场、品牌建设这块到底花了多少钱?企业比较急功近利,就会导致经营乏力,这是存在的问题。

   我们看了好的公司,也不少。比如我们今天有一位选手,我觉得银轮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企业,这家企业做得非常好,大气,通畅,好的企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轻飘飘,这个非常了不起;其次,心态开放,坚持自我。好的企业都在大量的用咨询公司,说明它很开放,但是它又不迷失,说明它在坚持自我;其三,善于经营,又善于运营。能够把公司做起来,在做乘法和加法方面做得很好。在内部节约,效率提升,运营方面也做得很好;其四,乐于学习,善于变革。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反面的例子,到处学习,学了不落地,回到公司里不做实际的变革,那种学习是没有用的学习。

   企业到底怎么转型升级?微笑曲线我们用了很多年,也说了很多年,现在依然在说。工业互联网下,实际上差不多,两端是营销跟研发,中间是制造。台州干的活,主要都是在中间,当然这十几年下来,政府也在推升级转型,企业也看到了,往研发和营销部分做得也越来越多。这个微笑企业十几年努力下来,台州企业也慢慢做上来了,辛辛苦苦做下来,中间制造平均利润也只有5个点。我们看到台州现在有一些上市公司,盘子很大,一年做五六十个亿,但是一年到最后算账的时候,净利润只有2到3个点,不转型的话,盘子越大,拖得越累。所以要往研发和营销去转、要用工业互联网。

   我们看到,也有不少的企业把自己的研发中心建到杭州、上海,和台州进行互动。包括销售也一样,放到杭州、上海进行互动,这都是很好的转型例子。德国推的工业4.0和美国的再工业化,中国这几年讲的是“中国制造 强国战略”,是在2025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台州是以制造为核心的,只有立足制造,向研发和营销这两端去延伸,但是不能忘本,我们是“制造之都”。

   在台州不少的客户里,也在不断引进工业互联网。我们在平时的咨询、顾问中也看到了。引进工业互联网到底有什么好处?第一是全要素引进,推动了从3.0到4.0。大家知道,从每一次的产业升级带来的生产力提升都是非常大的,在100多年前,科学管理、生产力提升是2倍到3倍的提升,我们从科学管理到精细化管理,按照我们的经验来看,30%-50%的提升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到了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我们也在跟其他几位评委交流,会提升多少?有些数据说,可能是50%-60%的提升,我觉得这个也是没多大问题的。其次是全产业链,从供应链、空间链、金融链打破了企业边界、商业边界。第三个是价值链,从研发、制造、服务,工业互联网注入了全新的动力。我刚才说了,我们台州的企业也在崛起,台州的制造业也在崛起,有远见的企业家把自己的研发和营销建在杭州、上海,这个事情在我十几年前还在企业上班的时候,我们那时候就开始干了,到现在很多企业也一直在干。十几年做下来,这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再加上现在网络的互联,工业的互联,这个就更加有效。

   工业互联网实际上就是为企业创造了价值,第一个就是做加法,生产力提升了,质量提升了。第二个是做减法,成本降低了,库存降低了,能耗降低了。大家不要小看库存,我们有一家服务的企业也在台州,在三门那边,他们一年的营收在10亿左右,库存占1.5亿左右,这实际上是非常大的。通过引进工业互联网,库存会大量减下来。第三个是培育一个生态圈。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我们刚才说提升了、降低了,到底是多少?第一,劳动生产力会提升15%-30%,这是不得了的数据。第二,生产率提升40%-60%。前几年我们有一家企业,曾经有一块业务就是做注塑,有四个车间,后来新的车间成立之后,四个车间并成一个车间,200多号人到这个车间之后,只用了50-60个人,这个节约是巨大的。在做减法这块,设计、工程成本下降10%-30%,库存占用成本下降20%-40%,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对于企业来说,你要做强。从战略角度来看,只有三条路径可选:

   1、产品领先。产品领先是基础,你的产品性能、产品价格、产品梯队要有优势。从点线面来看,在点上要有领先。举个例子,比如当地的管道企业永高股份,产品是好的,质量是好的。

   2、客户亲密。这些客户非常认同你,很有黏性,我们同样拿管道企业做案例,当地还有一家叫伟星的,这家企业就是典型的客户亲密。做管道的利率有多少?他们的塑料管道可以达到60%的毛利,这就是客户亲密带来的好处。

   3、运营卓越。另一家是中国联塑,质量可能是达标,但是它的量铺得很大,通过低成本高效运转。产品领先是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做适当拓展,引进工业互联网,会加快成长,加快我们做强的步伐。

   我的分享就是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