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局有大小之分,决定一个人格局的因素就是是否见多识广,古今中外那些格局大的伟人们,大都博览群书,行万里路,观百态事。他们的见识可以说是纵横捭阖,纵能博古通今,横能通晓当代;他们洞察力非常强,可坐家闲谈,心观天下,在时空中流畅切换。
境界有高低之分,判断一个人境界的高低往往不是一两个因素可以决定的,境界的修炼是无止境的。归隐山林禅修道,红尘之中行修炼,不管身处何处都可以修炼境界,因为心态的领悟,往往决定境界高低,而心又是一个“道可道,非可道”的东西,在无止境的路上更需要我们不断修炼提高。
有些人工作后很快就走上基层主管岗位,他们雄心勃勃,非常努力,表现很好,执行力很强,任务完成也不错。但当他们到了中层岗位后,尽管做得很努力很辛苦,业绩反而会往下走,要么苦苦支撑,要么被撒换掉。
我分析了很多这样的人,发现他们有一定共同的问题,就是大局观不够,大局观不够的人往往受格局和境界的限制,即个人的格局和境界决定了个人的大局观。
大局观指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前瞻性地看问题、思考问题,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具有大局观的人,一般都会站位比较高,能够从高处俯瞰事物,视野开阔,能够看到事物的全部,在思考时遗漏就很少,决策的错误就会减少。
缺乏大局观的人往往只看到眼前或局部,常常顾此失彼,对于公司和上级的战略意图,他们难于理解,要么简单执行,要么曲解打折执行。
经常有学生这样提问:“老师,大局观能改进吗?怎样才能提高我的大局观呢?”。
我会反问,“你看历史吗?看新闻联播吗?你喜欢看吗?你长期坚持看吗?”。
如果你的回答都是YES,至少你的大局观不会太差。
具有大局观的人具有很强的历史观,他们往往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事物的发展演变规律,具有历史观的人看问题具有穿透力,够看到未来,从而具有前瞻性。
自我中心主义、私心、小九九是制约一个人大局观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大局观,就要把个人的小我和私心放下,把个人的利益放到一边,视野才会变得开阔,全局观就会提高。
大格局和高境界的高管,清晰地知道我们想要的未来会如何发展的?或者我们只需要在事情发生的时候顺其自然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老板以时空视角看高管的格局和境界,高管也会同样以时空视角看老板的格局和境界,只有格局和境界相当者才有可能结伴同行。
(作者:陈正华 人才经营管理专家、心境领导力创始人、上海韬人特创始人、浙江财经大学MBA教授,www.talent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