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成交的前提,信任是成交的底层逻辑。
无论什么产品或者服务,购买都来自于信任。
对于所有消费者在面临购买选择的时候都缺一样东西——安全感。
安全感会表现为以下五种风险:
1.金钱风险:买这个东西可能会买贵。
2.功能风险:可能不好用,或不如想象那么好用。
3.人身风险:看起来有危险,我可能会受伤。
4.社会风险:我买了它,别人会有不是很友好的想法。
5.心理风险:买了它可能会产生心理负担。
在感知到这些风险的时候,消费者很可能会取消购买。
所以,要想赢得消费者信任,促进成交,一定要消除这五种风险。
如何提高用户信任度?
以朋友圈为例,增强安全感,消除风险,建立信任,完成最终转化与成交,需要保证:
1.信任来源于真实:你的微信名字、头像、地区、个性签名等是最基本的展现形式,是否能给人以真实感。
2.信任来源于专业:朋友圈每日输出内容是不是专业、有料、有价值。
3.信任来源于持续做一件事:你做的事情,三天两头就换了,谁敢信任你呢?.
4.信任来源于真诚:真诚的好友互动、沟通,你的每一点用心,好友一定能感知到的。
5.信任来源于能量更强的人/物的背书:大V替你说句话肯定好使,各大平台搜索入口都能看到你的内容,也能说明问题,你出一本书也是同样道理。
总结起来获取信任就两点:
1、熟悉产生信任
产生信任的基础就是熟悉,不管见面不见面,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和熟悉,都是熟悉以后才产生了信任。
构建私域流量池进行持续的内容输出也是一种慢慢熟悉的过程,让用户去了解你,当用户看到的够多,又很少有反感的话,潜意识里大脑就会记住你的信息。
下次在需要购买类似产品的时候,他就会首选熟悉的产品,即使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一定是用户最信任的。
2、信任产生于“专家感”
人们信任专家一方面是因为专家代表权威、代表可信度高。另外一方面是专家可以降低用户的“搜索成本”。
对于普通人如何加深自己在用户心中“专家感”的印象?
1:信息内容的聚焦:输出内容应当聚焦于某个垂直领域,做到“专”且“精”。
2:信息内容全方位立体式:输出内容聚焦,而且自成体系,能从各个角度给用户带来全方位的信息,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立体式指的是内容形式多样。图文、音频短视频组成新媒体矩阵,覆盖多个社交媒体平台,覆盖更多的人群。
3:熟悉效应:人们看到某样东西的次数越多,对其喜爱的程度就越高,在用户眼前出现的次数越多,好感度也就越高,因为熟悉所以喜欢,信任便产生与此。
上面谈了这么多,其实关于建立信任,内容营销始终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无论是让用户熟悉你,还是让用户对你产生“专家感”。
如何做好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的三大核心关键:
1、你是谁?(互联网上的标签)
2、你是做什么的?(聚焦一个垂直领域)
3、为什么要相信你?(持续的内容输出构建信任)
高效率的内容营销始终是围绕这3点,不断的强化它,持续的捍卫它,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你、熟悉你、信任你。
另外对于流量,以前讲精准流量优于泛流量,私域流量池优于公域流量池。
在引入信任流量后,可以这样说“1个信任的流量,抵得上1000个普通的泛流量”
信任流量:知道你是谁?做什么的?对你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熟悉和有潜在的需求,并愿意主动关注你,和你进一步保持连接的人。
泛流量:订阅你、关注你的粉丝,付费引流过来的粉丝,以及用一些鸡汤八卦文引流过来的粉丝。
这样的流量主体对传播主体并没有基本的了解,或者传播主体用杂乱无章的内容吸引来粉丝。
从泛流量到信任流量还需要还长的一段路要走,喜欢你的内容到还想主动关注内容提供方,1000个泛流量里可能只有1个。
在一个细分行业,你能获取10万个信任流量,就能拥有传统意义上1亿个粉丝的势能,继而获得数十亿次的传播量,也就足以影响一个细分行业了。
退一步说哪怕小一点的公司能获取1000个信任流量,一定会活下来,能获得10000个信任流量,就能活得非常滋润。